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文艺观察|大力倡导文艺评论说真话、讲道理
发布时间:2021-02-07 作者:文新达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引导和推动文艺创作的重要力量。我国文艺创作的繁荣发展,文艺事业的不断前进,都离不开文艺评论的重要作用。只有文艺评论和文艺创作两轮驱动、比翼齐飞,文艺事业才能兴旺发达。“十四五”时期我国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基本途径、重要原则为文艺评论提供了基本遵循,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为文艺评论指明了发展方向。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文艺评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导向,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做到说真话、讲道理,更好地发挥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作用。


说真话、讲道理,就要有锐气。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不能都是表扬甚至庸俗吹捧、阿谀奉承”。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而批评精神是文艺批评的灵魂和风骨。文艺评论有锐气,就要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表明立场,在艺术质量和水平上实话实说,既坚持标准、坦诚相见,好处说好,不足处说不足;又杜绝无原则的吹捧和恶意贬损。要做鲁迅先生所说的“剜烂苹果”的工作,指出坏的,奖励好的,聚焦具体的文艺作品、人物、事件、现象和思潮,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进行有说服力的评价和分析。对各种不良文艺作品、现象、思潮,应表明态度,加以评析,指出改进的方向和做法,真正做到褒优贬劣、激浊扬清。同时注重区分政治原则问题、思想认识问题、学术观点问题和艺术表达问题,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


说真话、讲道理,还要有底气。文艺评论是一种学术活动,必须以思想理论为武器,进行专业、权威的批评,承担起思想启迪、价值引导、文化引领的社会责任。文艺评论有底气,就要坚持正确导向,夯实理论根基,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品鉴文艺作品、观察文艺现象、剖析文艺思潮。坚定的文化自信是底气的重要来源,要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继承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评论优秀遗产,发掘中华文化的精神理念和中国审美的价值标准。对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应坚持以我为主、批判借鉴,不能套用西方理论来剪裁中国人的审美,而应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对话与融合碰撞中,构建当代中国文艺评论的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


说真话、讲道理,贵在有灵气。文艺评论既是理性的抽象思辨过程,也是感性的审美鉴赏过程,应融科学与艺术、智慧与美感于一体。文艺评论有灵气,就要增强评论自身的艺术性,始终聚焦现实,密切关注生活、深入艺术现场,不断适应社会发展的步伐,品味百姓生活冷暖和人间社会百态,追踪文艺欣赏趣味和文艺消费方式的新变化新热点,以深入浅出的内容、鞭辟入里的分析、生动活泼的语言、质朴清新的文风,提升文艺评论的战斗力和说服力,做到悦耳悦目、悦心悦意、悦志悦神。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该自觉培养敏锐的观察力,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增强审美判断力和鉴赏力,细致剖析文艺作品的主题内蕴、人物塑造、情感建构、意境营造和语言修辞等,深入发掘其历史、人性和文化内涵,既热情洋溢地推介文艺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值,又一针见血地指出作品存在的问题,以有见地、有逻辑、文质兼美的评论作品赢得人民的尊重和欢迎。


党中央高度重视文艺评论工作,文艺评论工作者使命在肩,任重道远。着眼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着眼为人民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对各种文艺作品和现象开展科学的、正确的、全面的评论,切实推动文艺高质量发展,为当代中国文艺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作出新的贡献,是我们义不容辞必须承担的责任。


来源 | 《中国艺术报》

审核 | 吕 欣   刘宏艳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