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文艺观察|培养造就大批文学艺术家
发布时间:2021-10-26 作者:文新达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治国经邦,人才为急。筑就高峰,人才为基。国家发展靠人才,民族振兴靠人才。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中央人才工作会议上强调,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也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加渴求人才。习近平总书记特别指出,要培养造就大批哲学家、社会科学家、文学艺术家等各方面人才。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中可以看出,人才自主培养之重要,建立人才资源竞争优势之重要。筑就时代文艺高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也必须培养造就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各领域文艺领军人物,建设一支宏大的文艺人才队伍。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面对民族复兴的宏伟目标和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面对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以及文艺从“高原”向“高峰”迈进的时代重任,我们对于文艺人才和文艺名家大师的需求和渴望,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学艺术家,既是时代发展的必然,也应当成为文艺工作的重中之重。

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学艺术家,需要持续加强对广大文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引领。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我们培养造就的文艺家,必然也应当是人民的文艺家。人民的文艺家,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旗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坚定地为人民抒写抒情抒怀。要充分履行团结引导的基本职能,聚焦“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持续在文艺界开展以思想政治引领为主线的教育培训,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用理想信念培植精神家园,进一步在全行业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习贯彻,团结引导新时代文艺工作者高擎理想火炬,鼓起信仰风帆,始终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加自觉地听党话、跟党走,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辛勤耕耘、不懈创作。

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学艺术家,需要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坚持艺术理想,追求德艺双馨。近期文娱领域发生的一系列失德失范违法行为也提醒我们行风道德建设的长期性和现实必要性。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伟大的文艺来自伟大的灵魂。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要成为德艺双馨的文艺家,文艺工作者必须自觉坚守艺术理想,坚持德艺双修,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必须下大力气加强文艺界行风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大力挖掘、宣传推介文艺界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标杆示范作用,让功勋奖章的光芒盖过流量明星的“光环”,让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成为新时代的偶像。要引导文艺工作者认真严肃地处理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义利关系,知敬畏、辨是非、守底线、遵法纪,自觉抵制低俗、庸俗、媚俗等各种不良现象,努力以高尚的职业操守、良好的社会形象、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赢得人民喜爱和欢迎。

培养造就一大批文学艺术家,需要进一步团结凝聚“文艺两新”和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新文艺组织和新文艺群体是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广大青年文艺工作者是党的文艺事业的先锋力量。繁荣新时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创造,需要一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家发挥引领带动作用,也迫切需要一批信念坚定脚踏实地的“文艺两新”群体和青年文艺家接续奋斗,未来也将会有一批文艺名家从“文艺两新”和青年文艺工作者中诞生。要进一步加强对“文艺两新”和青年文艺工作者的团结凝聚和有效引导,通过文艺培训、吸纳入会、采风创作、职称评审、搭建展示平台、提供有效扶持等多种途径,为培养和造就各艺术门类文艺创作有生力量、中坚力量和领军人物打下基础,为培养造就一大批文艺名家积累厚实的后备军和人才库。

一年树谷、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文学艺术家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要遵循艺术规律,做好培土育苗工作,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让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文联作协要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履行团结引导职能,努力建设温馨和谐的文艺家之家,为文艺工作者成长成才打造更多更好的平台和机会,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保障。


来源 | 《中国艺术报》

审核 | 吕 欣   刘宏艳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