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张雁彬赴文联社调研座谈
发布时间:2020-12-18 作者:刘宏艳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12月18日上午,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张雁彬赴文联社调研并召开出版专题座谈会,实地了解情况、指导工作。文联社董事长、总经理尹兴,文联社副总编辑姚莲瑞出席调研座谈会,出版社中层干部参加了会议。


座谈会上,学术分社总监邓友女、音乐分社总监陈若伟、重大项目部副总监马雪松、民间文艺分社总监周小丽、改革办主任程翔云、财务部主任刘筠分别就相关部门基本情况、存在的主要困难、下一步的工作思路和措施做了汇报。姚莲瑞汇报了出版社近几年出版的基本概况,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尹兴主持会议,并从文联社的现状和问题、方向和措施、目标和愿景三个维度作了题为“为把文联社建设成受人尊重的知名文化品牌而奋斗”的工作报告。


听了大家的汇报,张雁彬对文联社工作和探索尝试表示了肯定,并传达了中国文联党组对文联社的重视和关心。他指出,文联社要明晰目标定位和发展方向,始终坚持以出版服务好文艺、文联事业,服务党中央工作大局;要建好班子,带好队伍,营造讲规矩、有纪律、干劲足、人心暖的企业氛围。


同时,张雁彬结合文联工作和出版工作实际,对文联社提出四点要求:一要讲政治,坚持导向是出版的生命线,守好党的重要宣传文化阵地;二要有能力,善于发现内容价值,用足、做透、深挖,以工匠精神打造精品;三要讲效益,解放思想,激发活力,开发延伸产品,增强市场意识;四要懂职责,尽好本职责任,以出版为开创党和国家事业新局面提供强大精神支撑,为党的文化建设、文化强国做出应有的贡献。


他强调,文联社要紧扣时代脉搏,在国家大文化格局和中国文联发展大局中积极开拓、谋划发展,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和文联资源,不断推出思想精湛、内容品质俱佳的图书和产品,壮大文联社品牌效益。


张雁彬表示,对班子目前的工作思路和举措非常认可,对文联社未来的发展有信心。中国文联党组将一如既往、全方位地支持文联社工作,推动文联社打造成知名文化品牌。




摄像 | 张子楠 王九玲

审核 | 吕 欣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