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具有抢救性保护意义的学术之作——读《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湖南卷·影戏分卷》有感
发布时间:2019-12-25 作者: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湖南卷·影戏分卷》 (以下简称《影戏分卷》 )已由中国文联出版社正式出版。作为《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小戏卷》 (以下简称《小戏卷》 )的示范卷,《影戏分卷》的出版无论是对于《小戏卷》而言,还是对于民间戏剧的学术研究来说,都具有非凡的价值与意义。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 (以下简称《大系》 )除了包含神话、史诗、传说、故事、歌谣、谚语等民间口头文学样式,也将民间小戏作为一个主要门类纳入收集出版的范畴,这是具有学术眼光的,也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下的一项重要实践工作。其价值与意义便在于, 《大系》出版工程的实施与完成将大大拓展20世纪80年代实施的“民间文学三套集成”的收集整理范围,尤其是民间小戏、民间说唱的纳入,真正完成了以俗文学为全景学术视野的民间口头文学样式的全覆盖。这不仅将有助于学界较为全面地收集整理民间小戏的文本遗存,也将进一步推动学界对民间戏曲,特别是民间小戏独特审美品格、文化价值的认识理解与观念转变。

  为了更好地编辑出版好《小戏卷》 ,专家组在编辑体例及原则等顶层设计阶段就一直在讨论研究如何选择、如何收集、如何整理民间小戏剧目文本等关键问题。专家组一致认为其核心要义在于,所选择、收集、整理的民间小戏剧目既要考虑到民间口头文学的特质,又要顾及民间小戏作为舞台表演艺术的本质;既要展现民间小戏现存剧目文本的整体面貌,又有收集整理出版总量上的控制。基于以上的要求,专家组经过数次的讨论沟通,最终确立了《小戏卷》的编纂原则,即在全面调查和整理的基础上,充分吸收当代民间戏曲研究的新成果、新理念,按照规范性、广泛性、抢救优先性、代表性的原则,搜集民间小戏文本、编选作品。

  《影戏分卷》无论是在体例的编排上,还是在内容的学术性上,都比较契合《小戏卷》所制定的编纂原则和理念,因而被确定为整个《小戏卷》编辑出版的示范卷,以期成为《小戏卷》其他省市分卷编辑整理的具体范本。

  《影戏分卷》设置了前言及正文三篇。其中前言以近两万字篇幅梳理了湖南戏曲的发展历史;正文第一篇是“湖南影戏概说” ,以20万字的篇幅,分历史与发展、剧本形态与剧目题材、影偶及雕制工艺、戏班、戏台、表演、演出习俗等7个专题,对湖南影戏做了全面、详实、深入的介绍;第二篇“剧本” ,是本卷的主体,近百万字,又分“完整本”和“混合本”两大类收录,其中“完整本”收录“仪式性戏剧”剧本29个,其他“非仪式性剧本” 95个(含本戏、折子戏) ,“混合本” 11个;第三篇是20余万字的“附录”部分,包含湖南影戏分布情况简表、湖南影戏剧目简况、“铁词” (分“引”与“开场白” 、特殊情景唱段、特殊情景片段三部分) 、传承人传抄剧目剧本简况表、代表性传承人小传、湖南影人图例、湖南影戏研究成果目录索引7个方面的信息及部分视频资料。

  前言部分完成湖南地区戏曲发展概貌;概说部分分专题详细介绍湖南影戏的艺术源流与艺术本体特征;剧本部分分类收录主要剧目剧本;附录部分收录主体内容以外的参考性或补充性资料。整卷在框架体例上的安排,内容全面却主次分明、详略得当。概说部分介绍内容详实,完全可以视为独立的一部湖南影戏专著,体现出了该卷主编及编撰工作团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长期的学术准备。本卷主体的剧本部分,主要采集来源渠道有: 1 .传承人提供的演出本或收藏本; 2 .明确标明为湖南某地影戏公开出版的剧本,如《平江皮影戏》等书中收录的剧本; 3 .影戏传承人虽然没有提供剧本,但其明确指出某地方戏中某剧本是其演出本。同时在收集过程中所获得的其他文字、视频等相关资料信息都以附录的形式加以呈现。这种尽力发掘民间戏剧剧本遗存、遗产的方式,将充分保证《小戏卷》在剧本收集整理方面的学术创新与学术含量。

  随着《小戏卷》示范卷《影戏分卷》的出版,我们期待其示范效应能广而推之,那么《小戏卷》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念也将随之得到彰显。同时我们也相信,以民间小戏为代表的民间口头文学,随着《大系》的相继出版,将会涌现出诸多的学术增长点, 《大系》文库嘉惠学林之功在不远的未来必将得以充分显现。

(作者系梅兰芳纪念馆梅兰芳研究中心主任助理、 《中国民间文学大系》出版工程“民间小戏”组副组长)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