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傅庚辰作品集》新书出版发行座谈会在京召开
发布时间:2014-12-26 作者:文联社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发布会与会人员合影



      冬日的北京,中国文艺家之家大厅洋溢着火热的激情,一曲高亢激昂的《中国梦》将老中青三代音乐家齐聚一堂。1226 日下午,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文联出版社共同举办的“唱响中国梦《傅庚辰作品集》出版座谈会”在《红星颂》的播映中拉开序幕。


      据中国文联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朱庆博士介绍:为继承和发扬老一辈音乐家、艺术家的文化财富,中国文联出版社于2013年启动“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中国音乐名家作品集”和“中国文联精品出版工程——中国文艺名家作品集”项目。作为该工程的首套样板书目历经一年时间策划、筹备、整理的七卷本套装《傅庚辰作品集》已于近日出版发行。


《傅庚辰作品集》收录了傅庚辰先生从事音乐创作66年来的主要作品及文章。前四卷为乐谱,第一卷是三部大型声乐套曲《毛泽东之歌》《小平之歌》和《航天之歌》;第二卷是交响组曲《雷锋之歌》《地道战的故事》及交响诗《红星颂》;第三卷是歌曲作品,包括“革命家诗词”、“影视曲”和“歌曲”三个板块;第四卷是歌剧、歌舞剧和器乐曲;第五、六卷是文集,包括“音乐”“人物”“评论”三个板块,共181篇文章,63万字;第七卷是4DVD光盘,为个人专题纪录片及多场作品音乐会实况。《傅庚辰作品集》中的乐谱由作曲家本人反复修订,将为专业音乐研究者、创作者和演出提供最为准确的版本。收录的文章也经作者反复筛选、校对,集中反应了傅庚辰的创作观、美学观、文艺观和人生观,具有很高的学习和研究价值。


傅庚辰,这是一个在中国乐坛颇有分量的名字,他是国家一级作曲、正军级少将。曾任总政歌舞团团长,解放军艺术学院院长兼党委书记,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席,第八、九、十届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现任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全国委员会荣誉委员、中俄友好协会顾问、联合国世界音乐理事会终身荣誉会员等职。他创作的《雷锋,我们的战友》《毛主席的话儿记心上》《地道战》《映山红》《红星照我去战斗》《红星歌》等作品堪称中国当代歌曲经典,历经近半个世纪的时光考验,依然散发着独特的魅力;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继承并发扬了聂耳、洗星海"为人民服务"的革命音乐传统;他任中国音协主席期间提出"六个抓"的工作框架,坚持"二为"方向、“二百”方针和“三贴近”原则等党的文艺路线、方针、政策,推进并引领着音协工作健康发展;他促成的中国音乐“金钟奖”已成为一个重要的文化品牌,为专业音乐事业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平台。


他的创作几乎伴随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各个历史时期:电影音乐《闪闪的红星》《地道战》《挺进中原》《打击侵略者》等分别表现了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战争;粉碎"四人帮",他创作了管弦乐《欢庆舞曲》;“文革”后,他以一个艺术家的历史责任感创作了反映“文革”的电影音乐《枫》,并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大胆创作了否定“文革”的歌剧《星光,啊星光》;1991年建党70周年之际出版了革命家诗词歌曲专辑《大江歌》,2003年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试飞成功创作了太型声乐套曲《航天之歌》,2004年为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创作了声乐套曲《小平之歌》,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及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创作了交响组曲《地道战的故事》、交响诗《红星颂》,2008 "5·12"汶川大地震后创作了歌曲《你我一起走》《真爱在人间》,北京奥运会前夕创作了歌曲《奥运之火》,2013年为纪念毛泽东为雷锋同志题词50周年创作了交响组曲《雷锋之歌》......这份沉甸甸的作品目录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作曲家的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看到了他心怀天下的博大胸襟。在人生观方面,他始终践行“诚挚于人生,执著于事业,忠诚于理想”的人生信念,他用自己的作品在中国音乐史、文化史上庄重地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座谈会现场,中国文联主席孙家正,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前光,中国音乐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韩新安和著名作曲家、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傅庚辰一起向解放军艺术学院、广州市文联、中国歌剧舞剧院等单位赠送了《傅庚辰作品集》。在京和来自重庆、沈阳、哈尔滨等地的文艺界、出版界人士一百余人出席了本次座谈会。


我们期待着《傅庚辰作品集》的出版发行,相信它将成为音乐界和文艺理论界研究傅庚辰及其创作的宝贵资料,同时也将为我国社会主义文艺理论研究和文化建设事业提供重要的文献资料。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