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资讯>文艺界>正文
文艺界LITERATURE & ART
文艺观察|走正路的艺术方能行稳致远
发布时间:2021-11-02 作者:文新达 点击次数: 打印 字号:TIT

近期,在文娱领域综合治理持续推进的背景下,文娱领域仍有个别违法失德现象发生,可见文艺界行风建设永远在路上。我们不禁又联想起前不久举办的纪念陈云同志“出人、出书、走正路”谈话发表40周年座谈会。40年前,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陈云同志对曲艺界发表了“出人、出书、走正路”的谈话。他强调走正路就是要用正派的艺术“打掉艺术上的那些歪风邪气”“打掉歪门邪道”。重温这些论述,对于今天我们加强文艺界职业道德和行风建设、推进文娱领域综合治理依然具有重要意义。

走正路,是走正心诚意之路。“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但凡有所成就的艺术家,都吃过学艺的苦、经过创作的熬、尝过突破的难。诚如评书表演艺术家田连元所说,“艺术创作就是要不断给自己出难题”,艺术创作绝不是一蹴而就,必须经历在不断学习提高中从量变走向质变的艰辛过程。那些妄想一夜成名,走坦途、抄捷径、钻偏门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与艺术这个职业、行业和事业格格不入的。当前,一些从业者,不愿下真功夫苦功夫,拍戏要替身、台词借配音、近景用抠图、出名靠炒作,丧失了应有的职业操守,或许博得虚浮之名、一时之利,但终将被行业嫌弃、社会摒弃、时代抛弃。广大文艺工作者既然走上从艺之路,就要有“踏平坎坷成大道”的信心,拿出“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的决心,精益求精搞创作,正心诚意立德行,努力推出彪炳时代的扛鼎之作。

走正路,是走守正创新之路。艺术需要在继承前人成就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但是,重传承不是一味地将故纸堆、祖师训奉为不容置疑的圭臬,更不能将不合时宜的糟粕视为传统文化大肆宣扬。徒弟对师父“从一而终”的封建式陈规、人身依附式的行帮宗派、低俗庸俗媚俗的表演陋习,绝不能与尊师重道、遵守行规、服务大众划等号。同样,重创新也不能快餐式生产、简单化照搬、随意性嫁接,更不能打着创新的旗号,打造经营“饭圈文化”,恶意炒作偶像“人设”,推波助澜耽改之风,跟风效仿泛娱乐化倾向等乱象。广大文艺工作者只有做到继承不僵化、创新不异化,循法不拘法、破法不背法,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才能创作出符合时代要求、满足人民需求、高质量高品位的文艺作品。

走正路,是走光明正大之路。艺术家要追求艺术生命常青,就必须创造蕴含隽永的美、永恒的情、浩荡的气的不朽之作,用光明驱散黑暗,用美善战胜丑恶,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近年来广受赞誉的电视剧《山海情》《觉醒年代》、电影《我和我的祖国》《长津湖》、舞剧《永不消失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等文艺精品力作之所以获得成功,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因为这些作品积极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始终聚焦民族魂、家国情、英雄气和人间爱。相反,只讲颜值、不讲价值,只立“人设”、不讲建设,只求“笑果”、不讲效果,只要流量、不讲质量,这样的作品和演员必将流于下品、坠入尘埃。广大文艺工作者应心怀“国之大者”,常葆光荣梦想,为人民立功、为时代立言、为社会立德,用心用情用功记录和展现新时代的正大气象。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铸造灵魂的工程师。广大文艺工作者是社会风气的排头兵、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只有站得端、走得正、行得稳,以身作则、行为示范,才能给人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和审美启迪。实践证明,艺术这一行,没有天分干不了,没有勤奋干不成,没有本分干不长。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自觉把德艺双修作为毕生的功课,始终坚守艺术理想,坚持从艺做人的底线和良知,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积极主动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文质兼美的优秀作品感染人激励人,用高尚的道德操守和良好的社会形象树立向上向善向美的学习榜样,真正成为时代风气的先觉者、先行者、先倡者。


来源 | 《中国艺术报》

审核 | 吕 欣   刘宏艳


热门标签:
好书推荐
  •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更高的精神追求——中国文化与中国美学的传承

    作者:叶朗

    简介:一个有高远精神追求的人,相信世界上有神圣价值的存在。他们追求人生的这种价值并在灵魂深处分享这种神圣性。本书由此探讨中华文明的精神传统和当代复兴、中国美学的传承和“美在意象”的理论框架,思考中国古典艺术和当代艺术,强调人文教育、美育的迫切性。

  •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文化的流向——发展文化产业学论稿

    作者:向勇

    简介:本书作者力图对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历程进行一种阶段性的学术总结,提出了“发展文化产业学”的理论范式。这里收录的文章既是对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社会进人新常态之后的理论上的自觉回应,也为我国文化产业理论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学术视野。

  •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意象生成——戏剧和电影的意象世界

    作者:顾春芳

    简介:本书主要研究戏剧和电影的意象生成,所选的三十余篇文章,既各自独立又内在统一,是对中国美学在当代艺术学研究中的现实意义的自觉和推进。

  •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影史纵横——中国电影史理论与批评

    作者:李道新

    简介:本书通过具体的电影史研究和电影批评实践,在对民国电影、冷战电影与跨国电影,特别是对中外电影史学予以论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电影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艺境无涯——艺术学理论思考与批评实践

    作者:陈旭光

    简介:本书较为全面地汇聚了作者在艺术学基础理论、艺术批评方法、艺术史、艺术批评史等领域的研究成果及其在多个艺术门类批评前沿实践的丰富内容​,展现出艺术理性思考的深度、艺术批评实践的力度,以及对“艺境无涯”境界的向往之情和敬畏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