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题主题:
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
议题综述:
本议题组的与会代表所来自的学校有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综合类大学,也有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国戏曲学院、上海戏剧学院等艺术类院校,这些院校所涉及的地域囊括了北京、上海、浙江、湖南、福建等地,可见本次年会受到了全国各地高校的积极响应和大力支持。围绕“中华美学精神与艺术精神”这一议题,与会学者们进行了颇有建树的发言,并在各场都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五场讨论的主持人和评议人分别由北京大学教授彭吉象、鲁迅美术学院教授张伟、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梁玖、江南大学教授赵建军、河南大学教授贾涛、南京艺术学院教授胡新群、中国戏曲学院教授谢柏梁以及广西艺术学院教授何清新担任。与会学者的发言论文所涉及的主题涵盖了文学、音乐、美术、书法、美学等多个艺术学领域,学者们严谨的治学作风和陈恳的交流态度为艺术学这一新兴学科探索出了一条创新、进取、平等交流的发展道路。
第一议题组第一场研讨会
第一议题组第一场研讨会现场
时间:2015年11月14日 14:00-15:50
地点:中国文联大楼八层818会议室
主持人 东南大学 沈亚丹
主持人:沈亚丹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评议人:金雅 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发言:
北京大学、重庆大学 彭吉象
彭吉象 北京大学、重庆大学教授
摘要:人类虽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既有不少共同之处,但是也有很多明显的区别。首先中西方美学因其外延两种文化的不同而不同。其次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 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种美学和三种文化渗透于中国历代知识分子身上,同时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他们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再次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可以概括为“道、气、心、舞、悟、和”。以“道”为例,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尤其强调意境,这也是中国艺术最重要的一个范畴。
中国戏曲学院副 刘三平
|
《戏曲艺术与中华美学精神》
刘三平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
摘要:本文从戏曲欣赏的角度探讨戏曲与中华美学精神的关联。从戏曲的诗性传统、戏曲的情感指向以及戏曲欣赏作为一种生活方式三个层面,搭建戏曲与传统美学精神的桥梁。期待公众多一点对以戏曲为代表的传统艺术的热爱,从而可以实现中华美学精神的不断复兴。
中国戏曲学院 刘志梅
|
《从老子之有无相生谈戏曲艺术之意象创造》
刘志梅 中国戏曲学院副教授
摘要:戏曲不仅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中国人情感存在、表达与安顿的一种独特形式。戏曲追求神形兼备,在鲜明的艺术形式中将人物的性格、气质、情感、神韵凸现出来,这种表现方式,有着深厚的传统文化的积淀。本文即试从道家有无相生的论道方式上来分析戏曲艺术精神的某些文化基因。道家认为世界的本真(即“道”)往往隐藏于形色名声的现象背后,道隐于无名,亦在有名上开显,老子启示人们在“无名”与“有名”“无欲”与“有欲”“观妙”与“观徽”的统一性上达到对“道”的开悟,在不断的“观妙”与“观徽”的实践中,在长期的修养与修炼中转出生命的智慧。老子揭示“道”是一个动态创生的过程,道周流于万物,无所不至,一切“有名”的形与象,虽是道的显豁,却不过是运动不息的道的一瞬之象而已。“道”之象处在不息的生发、转换的动态流行之中,道的“即象即超越”,也正是中国艺术美学的“象外之象”和“超以象外”的哲学根据。中国艺术追求气韵生动、呼之欲出的传神境界,不可名状的“神韵”的本真通过“意象”得以呈现。戏曲所表现的“神韵”如同“道”,并非寂静的不变之体,随着戏剧情境的铺展,在“意象”的变幻中,人物的情思感动、生命诉求、精神境界,亦随之流淌而出,意与象,神与形,不仅在本源一体的状态上统一,还需要在戏剧时空的流转中完成共时的变迁。戏曲通过离形得似的行当、抒情传神的虚拟表演、境生象外的意象时空,在红瞿艇上开辟灵想妙境,呈显中国人的生命精神。
蔚广玉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中传统美学思想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中华传统美学思想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在当今我国现代美学与文艺理论构建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学术价值。中华美学精神与中华美学思想一脉相承,它是中华美学思想特征与本质的集中体现。新时代视野下,中华美学精神的传承与弘扬,必须与新的时代条件相结合,运用新的方法与观念,赋予传统美学思想、范畴、概念以科学的阐释与新意,促使其具备新时代文化内涵。中华美学体系建构到目前仅几十年时光,中华美学思想、精神、理念有着显著的民族学理与思维标识,归纳起来中华美学思想具有营造诗性写意品格、天人合一的包容理念以及兼顾出世人世的人间情怀特征。尽管学术界在艺术美学与文艺理论领域研究中收获颇丰,然而从整体来看,中华传统美学研究中,对本土传统文化独有的美学观念、命题及范畴进行创造性阐发与深度剖析挖掘亟待加强,对中华美学思想与范畴进行系统研究仍有欠缺之处。因此,美学界应精准把握中华传统美学思想的本质特征,结合当代审美观念以及艺术实践,建构起符合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体系。
《艺术复兴、文化复兴、中华文化复兴》
黄永健 深圳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教授
摘要:近代以来,我国学者以欧洲文艺复兴为参照,不断提出“中国的文艺复兴”的命题,复兴一词本意指恢复生气,恢复生命,使之再流行、再生效。这儿所说的艺术复兴,是指让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艺术恢复生气,恢复生命,使之再流行、再生效。同时,这种艺术复兴还指让中国传统的艺术精神扎根现实,在融合外来艺术文化的基础上,创新格局,别开生面,并为世界艺术文化的创造和革新发挥正能量作用。因此,我们所说的艺术复兴,不仅仅指中国的艺术复兴,同时也指世界的艺术复兴。文化复兴蕴涵着这样的一个要义:世界各民族包括中华文化,在相互对话、融通、揉合的基础上,创新格局,别开生面,开创世界文化和人类 文化的新境界。对于整个人类来说,文化复兴是指让曾经辉煌灿烂的各民族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具有普世( 普适)价值的精华部分即艺术文化恢复生气,恢复生命,使之再流行、再生效。对于中华民族而言,文化复兴是指让曾经辉煌灿烂的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其中具有普世(普适)价值的精华部分艺术恢复生气,恢复生命,使之再流行、再生效。因此,我们所说的中华文化复兴,不仅仅指中国的文化复兴,同时也指世界和人类的 文化复兴。
《论艺术的五种精神》
张伟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摘要:艺术精神具有多重属性,艺术以自由的、超越的、创造的、批判的和理想的五种精神赋予生活以意义和价值,成为生命意义的承担者和引导者。
刘心恬 山东艺术学院艺术管理学院艺术学系讲师
摘要:“卧游”一词由宗炳提出而一贯至明清,是中国艺术史的重要范畴。观者面对山水画所再现的虚拟环境,以神思畅游于山巅水涯之间,身心合一地感知艺术空间与自然空间。“卧游”之人虽与画中山水一纸相隔,却佯信置身其中,人最浑融一体。画中处处皆“游”点,使人得以于其中自由地立足、元拘地神游。“卧游”之游心天地的环境审美活动是中国古代哲学以仰观俯察为核心的宇宙观在艺术空间审美上的体现,凝结了虚实相生而有意境的中国传统审美观的精华,呈现出虚拟性、过程性、游戏性、仪式性与身心性的特征。“卧游”将中国“人圃”式的身心参与模式与西方“如画”式的臣离观看模式区别开来,从创作主体与欣赏主体的双重角度建构意境。以山水画为代表的中国传统艺术中的意境不是内在于作品之中的既有元素,而是在艺术家与欣赏者的默契配合下逐步生成的:于艺术家而言,是变真为假、化实为虚的艺术创作;于欣赏者而言,是以假作真、以虚作实的审美接受。中国传统审美文化的精髓不在“实”而在“虚”,不在“非实即虚”的二元对立,而在“虚实相生”的意境生戚。“卧游”的平台不仅是真山真水或画中山水的“环境”,更是二者交融所生的“意境”。因此,“卧游”是一种“人画”的审美过程,“人画”的审美参与才是山水画实现审美意境的关键。
《感通之德——唐君毅对中国艺术精神的新解》
史爱兵 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摘要:唐君毅这位文化意识宇宙的巨人,在其精微的哲学深思和人生体验中,构建了心本体的哲学体系,实现了“道德自我”一一仁德一一生命存在与心灵境界的层层晋升,从高悬于天际的道德心灵最终走向了永恒理性和现实人生的融合,在理与情的结合中强调了人的生命在物我感通基础上的圆融。他关于中国艺术精神的思索也是在其哲学进升基础之上逐步深入,最终指向了物我泯合的夭德流行。在中西方文化的融汇贯通中,通过不断的反思、追间,唐君毅指出中国艺术精神之根本在于物我相忘以通情,中国艺术中的心境关系实为感通关系,进而他把中国艺术精神归为以心物交融为核心的感通之德。感通之德的提出既是唐君毅对中国传统游艺精神的承继又是他对中国艺术精神的创新性解释,具有极强的时代意义。他把对艺术精神的探讨推进到生命心灵的体验之中,呈现了一代大儒的哲学情思和生命关怀。在生命境界中,艺术活动是生命的存在,是生命心灵交融的呈现,中国艺术的精神就是生命、物我的交融感通。感通之德融合了儒道家艺术精神,展现了关于艺术精神探讨的全新思维,表现了整全的精神,具有极强的文化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唐君毅关于中国艺术感通精神的体悟是渐趋而得,呈现出一定的持续性和广博性,常常隐其哲理深思之中,所以易被研究者忽略。本文围绕着中国艺术精神中的感通之德,从感通之内涵、感通之根本、感通之外因、感通之表现几个方面梳理唐君毅关于中国艺术精神之新解。
陈池瑜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
摘要:中国艺术学有独特的悠久的民族传统。中国艺术从原始社会时期到现在已具有六千年以上的历史,而且从未中断。这为中国艺术学奠定了深厚的艺术实践和艺术史基础,中国的艺术理论、艺术史学和艺术批评正是在中国艺术实践的基础上生长和发展起来的。中国独特的艺术活动和作品体系,决定了中国艺术学的独特内容和品格,而这种独特性,体现了中国艺术与艺术学中的中国精神,它是不同于西方艺术和理论的中国艺术样式和中国艺术学的理论模式。另一方面,中国哲学思想滋润了中国艺术学,以孔孟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和以老庄为代表的道家哲学,极大地影响了中国艺术和艺术学的发展方向,这些观点形成了中国艺术理论中将各种艺术都看成是对国家与民众担当着重要道德社会作用的特殊事物。这使中国艺术家和艺术理论家都对社会具有高度的责任精神,并形成中国艺术批评中的核心价值观。
中国艺术学的学术传统特质,一方面是在中国艺术实践活动中寻找活水源头,另一方面是从中国哲学中寻找思想武库,正是这两方面的资源支撑,使得中国艺术学在历史中不断发展成熟,使中国艺术学巍然屹立于世界学术之林。中国艺术学有深厚的学术传统,是中国精神在艺术理论中的表现,即包含了中国艺术思想,也包含了艺术哲学精神,可以说是中国精神在人文学科中的典型代表。最近中央提出要弘扬中国精神,提倡中国精神,我们加强中国艺术学的学术传统和思想特质的分析研究,可以窥探中国精神在人文艺术中的独特面貌,同时也是我们建立民族特色和当代形态中国艺术学的重要任务。
第一议题组第二场研讨会
第一议题组第二场研讨会
时间:2015年11月14日 16:05-18:00
地点:中国文联大楼八层818会议室
主持人 鲁迅美术学院 张伟
主持人:张伟 鲁迅美术学院教授
评议人:彭吉象 北京大学、重庆大学教授
发言:
江南大学 赵建军
赵建军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摘要:所有美学的体系形态,都通过美学命题反映其逻辑本质与系统,对美学命题的“存在”之思,即对美学逻辑本源的本体论之思。中国美学的逻辑本源,受西方美学“逻各斯”命题影响很大,导致长期逻辑本源被淹没于西方美学命题的覆盖之中。论文考察了人类对美学命题的原初表达方式,根据中国美学的存在特性提出 “宾谓涵摄” 的命题表达模式,认为中国美学具有美、审美、美感和美学的复数性本体论存在,其逻辑本质反映为特定存在论场域中所呈现的特定美学命题维度,而幻象是中国美学本体论中最具多元性维度的当代美学本体。
张军 江苏盐城工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教授
摘要:图形设计不是对客观物象的简单模仿和再现,而是要求设计师运用创意思维对作品形式与理念进行创新。文章通过对“迁想妙得”本质内涵的解读,并结合设计的属性特点从“迁” “思” “妙” “得”四个方面论述了其对当代图形创意创作及创新思维培养的指导意义与应用价值。
《宋诗中的宋画——以惠崇小品为例》
沈亚丹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摘要:宋代绘画在中国美术史上奇峰迭起,但因为年代久,不少作品难以流传,而美术理论史陈陈相因;另一方面,历代美术史著作对一些宋代绘画和画家的概念化描述,使得我们难以窥见很多杰出画家作品的真容。宋代又是诗画深度融合的时代,宋诗对于宋画有大量的吟咏,并且以其特有的形象性,呈现出宋代绘画中的意象与诗境,为我们了解宋代绘画提供了一个独特途径。宋诗中有不少名家名作涉及到惠崇其人其画,为我们提供了惠崇画作的物质载体、色彩、意象乃至于意境等各方面信息。相对于中国绘画史中的模糊身影,宋诗为我们传达了一个更加富于诗意和禅意的惠崇。
赵以保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讲师
摘要:明代晚期绘画理论,主要体现在董其昌的《画旨》《画禅室随笔》、陈继儒的《妮古录》、屠隆的《画笼》、唐志契的《绘事微言》、顾凝远的《画引》、李日华的题跋与日记、以及范允临、高潦、谢肇湘、李流芳等人的零散论画之中。其有关绘画创作思想有很多亮点,在创作情境上,主张从容自得、兴会来临状态下作圃,反对“以画为蕾”“以画为媚”;在创作本源上,主张写自然夭趣,反对徒逞形貌;在创作主体上,强调回家“人品须高”,认为主体的胸次修养对绘画创作起到根本性作用;在技法上,提出“画不可苟”,反对任意师心,追求理与笔的统一。明代晚期绘画创作观,虽然也隶属于文人画谱系,但相较于宋元、明代中期文人画表现出鲜明的艺术本位立场,是对绘画创作内在规律的专业探索,而后者更多的是出于身份意识的业余宣言。
王欢欢 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讲师
摘要:用“生命美学”界定方东美的美学思想并不合适,因为方东美美学思想中的生命内涵乃是一种形而上的的价值性存在,不同于伯格森把生命当成一种物质。这个生命的情感内涵不是伯格森哲学中的本能或者冲动,而是一种超越性的、非感性的同情论的爱之情感。中国人这样的宇窗观使得现实具有了审美意味,审美世界并不在现实世界之外,审美与现实乃是合一的。如此,也就解决了的科学与人生观争执的现实实践问题。以上也是我们把其美学思想界定为“人生论美学”范式的原因所在。
胡新群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
摘要:系统梳理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不难发现,先秦乐论不仅发展最早,是最先完成较为完备思想体系的门类艺术理论,也是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思想理论的先导。换言之,中国古代相继出现、发展的各个门类艺术,其思想理论无不受到先秦乐论的影响,甚至是先秦乐论在各自门类中的特殊表述。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先秦乐论是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总根源,是从整体上把握中国古代各门类艺术思想理论的关键所在。本文将从以下几方面展开讨论:①从先秦文献资料看乐论在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史上的先起与早熟;②从当时各家资料整理和研究成果所形成的先秦乐论思想体系看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基本结构;③从先秦乐论所反映的当时各学派立场、争鸣看中国古代艺术学思想的基本特征;④从秦汉时期文学、书法、绘画等门类艺术思想看先秦乐论对中国古代艺术整体的深刻影响。考察先秦乐论及其对嗣后各门类艺术思想影响的意义在于:首先,先秦之 “乐” 并非后世单纯的音乐,而是诗、歌、舞、乐的综合体,本身适合作为艺术学研究对象;第二,先秦乐论与当时学术、政治紧密结合,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艺术思想的 “艺术社会学” 特征;第三 ,先秦乐论对其他门类艺术思想的影响与相互渗透,使中国传统艺术具有高度的整体性、 相通性,同根多枝而非互不相干,便于我们从艺术学的高度作整体把握; 第四,作为主流艺术及其思考,先秦之乐与乐论从一开始即由处于社会中上层的士直接参与并主导,这成为中国古代艺术能否进入 “艺术学” 视野 的共同标准;最后,考察先秦乐论,绝不仅是古代门类艺术思想研究,更是中国传统艺术学思想的根源研究。
第一议题组第三场研讨会
第一议题组第三场研讨会
时间:2015年11月15日 8:30-10:20
地点:中国文联大楼八层818会议室
评议人 北京师范大学 梁玖
主持人:赵建军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
评议人:梁玖 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
发言:
徐子涵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中国传统皮影戏表演艺术在文化传播过程中,经历了本体文化形态和艺术演出效率的调整,最终成为一门综合性叙事艺术形态。当代社会各种传媒的飞速发展,以及科技手段的进步,共同促使传播媒介呈现为多元化,艺术现象、艺术流派和艺术思潮也同样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格局。作为传统综合性叙事艺术形式之一的皮影戏,其发展和传播的空间在当下无疑己受到严重的挤压,这一境遇一方面取决于其自身作为传统艺术样态面临生存发展问题的本质所在另一方面也来自于科技进步以及社会文化结构变迁所产生的不可抗力。面对当下困境,只有对这门传统艺术进行有效的保护,才能为未来的双轨式发展提供可能。对皮影戏这门传统的艺术形式,我们对其发展前景和模式的定位不应局限于作为“非遗”保护和传承的范畴之内,更为关键的是要从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的角度去认知、理解,应该把皮影戏所含蕴的民族精神、文化价值、思维方式看作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象征之一。
刘承华 南京艺术学院音乐学院教授
摘要:罗艺峰《中国古代音乐思想史五讲》以其强烈的问题意识、厚重扎实的论述和返本寻源的张力,对古代音乐思想范式作了深人的探索。作者在考察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中国古代音乐思想范式是 “普遍联系,整体思维”的观点。书中结合古代音乐思想方面的几部重要文献,在不同地方分别对“有机整体” “感应机制”和“关联式思考”展开论述,提供了极富启发力的理论成果。就其学理来说,古代思想范式与20世纪发展起来的系统科学理论有着很深的契合,也与同时形成的全息理论有着多方面的共鸣。特别是全息生物学中的“有机整体观” “全息胚”概念、“相似度”概念、“泛控论”与“选择响应”模式等从包括中医针灸在内的生物现象中总结出来的生物全息理论,可以对中国古代包括音乐、绘画、文学在内的艺术美学思想范式作出更进一步的解释,揭示出古代美学中普遍联系、天人感应的思想实际上正是建立在自然、社会中全息现象基础上的,因而具有相当程度的科学性。传统范式中的感应机制,正可以在全息理论中找到更为清晰、细致、深入的分析和更为开阔的理论视野。只不过由于文化差异和条件限制,古代哲人对这一规律的认识尚未达到科学的程度,故而存在着不少对全息规律的“过度运用”和“越界使用”。因此,通过全息理论的观照,可以对“普遍联系,整体思维”提供更具体、更深入的理解和把握,作出更精确、更科学的评价。
尤汪洋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
摘要:历代艺文经籍志乃中国古典学术集成总目录。六经即六艺,汉志即艺志。经史道体叙人事以致用,汉宋艺志贯通古今。汉志以降艺志类例展衍潜化涵盖中外,类聚心裁实艺理优胜著述方法。从唐宋艺志典范上溯汉、隋艺志编篡内容及义例学理,阐明艺术体用道义,藏往知远,盈虚消长,古今一理。
《当代视觉艺术领域的两大周易美学精神》
周利明 西安交通大学人文学院艺术系副教授
摘要:《周易》作为国学的本原与核心,是美学思想是中国艺术传承与创新的原动力。《周易美学》有刚柔、天人、黄中、大和、通变、意象、厚德、鸣谦等诸多可贵之精神,本文只针对“大观”与“白责”两种精神展开论述。“大观精神”取《周易·观卦》风行地上的意象,代表“前后、左右、上下、内外、天地”等元所不观的精神。中国传统空间艺术意识中的乾坤观、兰才观、宇窗观、六合观、卦位观、时空观等,均为大观精神的表现形式。大卫·霍克尼认为中国绘画空间是“散点透视”,并且在自己的绘画中运用“散点透视”的观看方式表达空间感,其实,“散点透视”只是西方画家对中国绘画空间感的一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解与反应。中国绘画空间是基于大观精神的追求,这种空间具有大观性、主观性、时间性,是中国传统哲学精神的物化,与透视学无关。“白黄”源自《易经》的第22卦“责卦”。“责卦”是《易经》中惟一一个探讨艺术美的卦,它包括六受,自责位于最上受。“白责精神”指简约朴素、返璜归真、含道应物、大朴不雕、大美不言,是一种“至味寄淡泊”“豪华落尽见真纯”的境界,是“绚烂之极”后的“平淡天真”。文中还有自责精神提出了白责设计,并指出了白责设计的六大艺术特色。
东南大学 邓珏
《意象、声音及其图像呈现——<秋声赋>与<秋声赋图>比较研究》
邓珏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宋代散文在中国文学史上承前启后,文道并重,体式众多,赋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其中不乏名篇。欧阳修晚年所作《秋声赋》即为宋代文赋中的经典。此文骄散兼行,以秋声作为核心意象,摹声、状形、抒情,实为欧阳修暮年心境的写照。历代有不少绘画作品以此赋为主题,将秋声付诸图像。其中,重要的绘画作品有南宋的《高阁昕秋图》,明代陆治的《秋声图卷》,清代石涛的《秋声赋图卷》、任伯年的《秋声赋意》、张瑜的《秋声赋图》等。这些图像虽立意不同,画面构图也有差异,然皆成功地将文章意象转化为图像语汇,并营造深秋之意境。画面虽无声,但秋声呼之跃出。对于《秋声赋》及《秋声赋图》的比较研究,能够使我们更好地分析艺术作品中文字、图像和声音的转换与感知,探索文、图、声兰者间的转化与互动。
《中国古代绘画理论中的”自然“观》
尹成君 北京语言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摘要:中国古代绘画理论所具备的内容的丰富性、见解的深刻性和艺术实践上的指导性,对于历代中国绘画的推进产生了重大的作用。认真研究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及其特征,对于我们理解中国艺术历史进程的意义重大,而从中进一步获取理论资源与营养,对当代中国艺术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在漫长的中国画论史上,有关“自然” 的讨论可说绵绵流长,这是中国绘圃艺术中的重要美学命题。本论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对当下中国美术创作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高阳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讲师
摘要:清雅是水墨画的重要审美风格。清雅指事物清淡朴素的质地,我国传统文化中,道家更推崇清雅之美。艺术风格的清雅与脱俗是由画家本人的心性和审美取向决定的。本文自语义上释清雅,以清雅评画及表现形态,清雅与脱俗的关系以及清雅与画家修养之间的关系四个方面人手,来探讨清雅风格的内涵。
第一议题组第四场研讨会
时间:2015年11月15日 10:35-12:00
地点:中国文联大楼八层818会议室
主持人:贾涛 河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评议人:胡新群 南京艺术学院艺术学研究所教授
发言:
李制 东南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在文学与绘画两类艺术的融通历程中,苏轼在理论和实践上都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这在艺术学方兴未艾的当下,是极具借鉴价值的。宋代“木石图”上承唐、五代山水画中的树石题材,下启宋后的枯木竹石图式,是”苏轼文人集团”于视觉苞术的创举。苏轼本人数次练习和创作木石图像,其技法、风格散见于“苏轼文人集团”的诗文作品和画史记述。通过这些诗文及史料,可以归纳苏轼文学、绘画中木、石意象的文化内涵。本文在分析《枯木竹石图》的构图、线条、笔墨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文学作品、题跋诗文以及宋代诗画史论,对图像整体作文本细读并与文学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希望通过挖掘术、竹、石,这苏轼笔下的“三益之友”在文学传统与绘画传统中的隐喻,从艺术学的角度,探讨以苏轼为代表的宋人于文学与图像融通性的理论和实践。作为苏轼诗画创作的重要题材,木、竹、石何以从文学进人绘画,寓于其中的文人精神又与文化传统有何异同,是本文关注的主题。在基于具体文图作品的分析基础上,对苏轼的文图思想作较深入的探索,既是对中国艺术学的民族学理的凝视,也是新时代艺术学理论对所谓“读图时代”的回应。
吴麟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助教
摘要:上个世纪除了欧美以外的国家,在文化领域面临一个重大的命题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处理,艺术领域也不能避免如此。陈庭诗正处于一个传统与现代激烈碰撞的时代,他的水墨艺术成就无疑烙下了时代的印记,本文着重将他的水墨风格置于1949年以后“传统”与“现代”进行分析,他是如何处理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当今有何启示。
赵伟平 上海大学影视学院教授、艺术中心副主任
摘要:从大概念上讲,人类知识可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和艺术。要培养一个完善的人,必须从这三个方面予以落实。尤其是艺术,其基础接近自然科学;而创作与鉴赏,则属于社会科学中精神现象世界,是拘通自然与社会科学的最重要的桥梁。由于“原思维”的不同,中西方艺术从一开始就形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走向。以“数”建立起来的西方哲学,其美术基础产生透视学、色彩学、光学等,是其逻辑的必然走向。故其对艺术品的观赏,主要是集中在一个焦点上。中国的哲学是建立在生命意识上的,并以体用与感悟为其方法,最终走向“平移透视”和流动的色彩效果,在“韵”和“气韵生动”中获得时空的超越,这也是其逻辑的必然走向。在艺术品的观赏上,则是一个“流动”的、或整体直观的过程。在身心问题上,西方是二元对立,故在理念上设立一个上帝的存在,是其必然的归宿。故在很长一段,是其西方美术主要以宗教为题材,至于反映现实生活的,要到十五世纪后。中国则是追求身心合一,并将艺术看成是人生的一部分,强调时间性,并在一挥而就的“一气运化”中,实现天人合一的生命语境。以数理逻辑为基础的西方,在艺术风格的研究上,最终走向技法理性。中国在“生生不息”的生命意识中,直指人的本性,并与先秦哲学构成内在联系,形成了一整套以“本性”为基础的风格体系。而这一切,均充分表现在书法的创作与鉴赏中。故在视觉艺术领域,如将素描抽调,西方就没有艺术;同理,将书法抽调,中国也没有艺术。在审美上,如将“韵”抽取,就没有中国人所特有的审美意识。书法教育不仅仅是为了写好汉字,更重要的是传统的艺术思维、艺术人生的回归,在完善知识结构的同时,成为一个完善的中国人,亮出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名片。
《意境论与影像叙事》
李天 厦门大学中文系讲师
摘要:电影意境论一直与民族审美化联系在一起。但在电影意境论中,大部分研究从情景交融的核心概念出发,将意境归于抒情或写意,意境的生成机制则在于“叙事一抒情”结构。因此,意境与叙事呈现对立的局面,而电影则被认为是写实性的艺术形式,以叙事为主,因此电影与意境之间,也即电影与传统美学之间,存在着一种夭然的矛盾。本文认为叙事并非与意境冲突,而是包容意境之中,也就是说,叙事本身也具备产生意境的可能。因此,本文将聚焦于意境与叙事的关系之上,拟从电影叙事的兰个方面进行论述。首先,虚实相生与整体叙事结构。虚实相生不仅只是画面造型,而是首先体现于情节的选择与隐显,细节不同的安排方式,构成若隐若现的情节结构,体现出一种意在言外的氛围。其次,意象与画面叙事。意象并不只单个画面造型,也不仅是构造画面的物质元素,而是一个综合性极念,在意象周围能关联起情节以形成一个完整的世界。最后,叙事角度通过镜头方式来体现,长镜头与主观镜头对应不同的观物方式,以构成不同的叙事方式。三个方面结合在一起以构成电影的整体意境。
黄吉宏 景德镇陶瓷学院陶瓷文化传承协同创新中心
摘要:围绕传统景德镇陶瓷自人宋后涵摄生活之百姓日用与文化之参赞化育的器物工艺态势,本论尝试以“器物之器识”“器物之理制”“器物之鉴赏”为总纲,资鉴草卦“治历明时”之时间观与鼎卦“正位凝命”之空间观来表征道器、历史、人文相绵延之精神气象与审美建构。贯通景德镇区域陶瓷艺术形而下之器物工艺与民族形而上之道艺损益传承,往返于有形器物史与元形价值观的时空变迁来彰显百姓体用的世俗性与艺术人生的神圣性二维,从而体征“礼乐人文”“制器尚象”“道器合一”“正谊明道”等区域陶瓷文化与审美境遇精神。
王李羊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
摘要:古窗格在中国文化中,历史之悠久,丰富的内涵赋予它一直以来的国韵,是人们艺术生活化的一大笔财富。本文主要针对中国古窗格的传统元素、艺术内涵以及审美蕴意等方面进行研究,并在美学价值和现代设计运用方面做出具体分析。中国古窗格的起源与建筑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发展,由适用于采光和通风等功能上的需求上升为人们精神上的审美需求,由此产生了别样的理、意、韵、境。本文通过阐述古窗格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期望引起学术界更广泛的关注,对其传统元素进行继承与创新,让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兼容并蓄,设计出更多意态多姿、耐人寻味的作品。
第一议题组第五场研讨会
第一议题组第五场研讨会
地点:中国文联大楼八层812会议室
主持人 广西艺术学院 何清新
主持人:何清新 广西艺术学院人文学院院长、教授
评议人 中国戏曲学院 谢柏梁
发言:
金雅 浙江理工大学中国美学与艺术理论研究中心教授
摘要:中华美学和艺术具有自己独特、丰富、深邃的精神传统,在当下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需要我们认真梳理提炼、总结阐发、丰富提升,推动理论和实践的良性互动与有效对话,推进民族美学和艺术理论的创新建设,引领当前民族审美和艺术实践的发展繁荣,推进中华美学和艺术走向世界。
浙江传媒学院 武翠娟
|
武翠娟 浙江传媒学院讲师
摘要: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或通过对多种戏曲元素的叠加,或借助对某一类戏曲元素的巧妙融合,从而在影像景观中有效地实现了戏曲由传统艺术向现代艺术的身份递擅与对接。二者的对接,从时代背景看,恰发生于戏曲艺术衰退与戏曲元素崛起的20世纪80年代中期;从形态呈现和思维理念看,这是一种典型的以美学意蕴彰显个性魅力、以碎片拼贴显示价值意义的对接生存方式。这种方式也同时说明,景观,实质上是戏曲艺术生命力的一种创造性延续。
李成 辽宁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所长、教授
摘要:元杂剧作家继承和弘扬古代文学自《诗经》开创的讽贪剌腐人文精神,在杂剧创作中运用以古写今、古今结合、化丑为美、对比映衬等艺术手法,既塑造和抨击了上至天子下至普通官吏以及权豪势要贪财好色、荒淫误国害民的众多反面艺术形象,同时也塑造和歌颂了心怀家国和关心民生疾苦、勇于同贪腐势力抗争“智斗”的正面艺术形象。讽贪刺腐的戏曲作品,是当代戏曲创作题材可资借鉴与改编的的宝贵资源,深入研究与承传元杂剧讽贪刺腐戏的艺术表现手法与审美艺术特征,对于当代文化建设、戏曲艺术繁荣与反腐倡廉斗争,弘扬社会正气都具有重要的思想价值、教育功能和美育功能。
舒敏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
何流 中国传媒大学艺术研究院讲师
摘要:近年来,中国电视剧行业发展迅速,产量也逐步上升。电视剧甚至被一些专家学者称之为我们这一时代的“国剧”,具有了空前的社会影响力。然而与这种产业的繁荣景象极不相称的,是优秀的现实主义剧作的日益减少。正如吉登斯所言“一个民族和国家的私生活”,我们的电视剧创作者对于现实现照有意无意的忽视值得引起关心中国电视剧发展的人们的警醒。本文针对这样的创作现实,尝试从传统美学与艺术批评这样两个维度,来思考当下的电视剧创作,并试因为其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思考。
《弘扬传统文化,打造文化精品——浅谈文化真人秀节目的艺术创新》
张盼 辽宁师范大学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学院讲师摘要:本文关注2013年以来异军突起的荧屏现象文化真人秀节目,从自主研发、根植文化、寓教于乐三方面总结该类节目在艺术创新上取得的突破,指出该类节目在创作研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主要问题。希望文化真人秀节目能够总结经验,健康发展,扭转国内真人秀节目依靠引进国外经典模式的现状,把握多媒体互动、跨界合作的大趋势,借助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全球知名的电视文化品牌,为促进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融,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作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