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文化企业
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唯一直属出版机构
编务传真:85923000,行政传真:85923001
用户登录 中文 | English

学习强国

中国新文艺大系

中国文艺家

还不是会员?立即注册

关闭
首页>图书> 人文社科>正文
图书BOOKS
  •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猇亭卷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猇亭卷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猇亭卷

猇亭民俗是猇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猇亭近似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些民俗事象一代代沿承下来。这些民俗事象的诞生、延续和发展,不仅推动着我区的物质文明创造,而且维系和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猇亭民俗事象全方位地记录着猇亭的历史进程。
  • 作 者: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编纂委员会 了解作者详情
  • 出版日期:2014-11-28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211-5
  • 价 格:98元
在线购买 收 藏
图书详情

图书简介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含13部县卷本(宜都市卷、当阳市卷、枝江市卷、远安县卷、兴山县卷、秭归县卷、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卷、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卷、夷陵区卷、西陵区卷、伍家岗区卷、点军区卷、猇亭区卷),总计650多万字。

该民俗志丛书在思路创新、方案设计、编纂内容和体例上体现了新时期地方民俗志的特点和要求,具有独创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民俗志。该民俗志内容详实、资料丰富,大量采用了田野调查资料,编写体例完备。在编纂人员构成上,编纂队伍由编纂委员会、各县卷本编纂专班、市评审委员会三部分组成。编写者多为当地民俗学者、民俗专家以及民俗学科研单位专业人员担任。



《中国民俗志·湖北猇亭卷》序

史料记载,猇亭历史悠久,至明末清初,就有了相当人气。民居简陋,沿河错落,人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随着制陶业、纺织业的兴起,古老背、云池、虎牙、高家店、福善场等村落与集镇逐渐形成,猇亭的农业经济开始了第一次嬗变,手工业经济渐次风行。


在猇亭的近代史上,经济类型分为两部分,即农业经济和手工业经济。农业经济是手工业经济发达的后盾,手工业经济是农业经济不断升华的源泉。无论是农业经济还是手工业经济,与之相伴的是五彩缤纷的民风民俗。诸如手工纺纱、织布、浆染、制陶,以及农村换工、唱栽秧歌、打薅草锣鼓等,这些无不彰显着猇亭的地方特色。


猇亭临江,许多人祖祖辈辈打鱼为生。猇亭江段宽阔,船运业发达,在1985 年以前,猇亭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主要依靠长江水道。本地的布匹、陶器、稻米、砖瓦等产品需要运往宜昌、沙市、湖南、汉口;外面的日用百货需要源源不断地运进猇亭。船民、渔民、脚夫、挑夫等行业成为猇亭独特的风景。在长达近三个世纪里抬肩号子、船工号子此起彼伏。


猇亭民俗是猇亭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从诞生的那一刻起,她就以生动、鲜活的方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猇亭近似封闭的地理环境使得这些民俗事象一代代沿承下来。这些民俗事象的诞生、延续和发展,不仅推动着我区的物质文明创造,而且维系和支撑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说,猇亭民俗事象全方位地记录着猇亭的历史进程。


今日之猇亭正在进行第二次嬗变,即由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比起第一次嬗变来,这是一次伟大的进步。与之紧密相连的民俗事象也要随之发生深刻变化。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发掘民俗文化,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在发起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同时,又开始实施编纂出版《中国民俗志》县卷本这一宏大工作。我区一群有志于民俗文化的同志,历时三年,辗转奔波,将散落在各个角落的民俗碎片荟萃一处,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猇亭民俗志的撰写。这既是一桩有功于当代的善事,也是一桩惠及子孙的幸事。在此,我向所有为这本志书作出贡献的同志致以衷心的感谢!


文化需要积累,也需要传承。盛世修志,为的就是牢记来路,不忘根本。惟其如此,才能更加稳健地走向未来。是为序。



中共猇亭区委书记 石显银
2014年10月



点击查看《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其他卷本介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