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伍家岗卷
- 作 者: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编纂委员会
- 出版日期:2014-11-28
- 出 版 社:中国文联出版社
- ISBN:978-7-5059-9213-9
- 价 格:128元
图书简介
该民俗志丛书在思路创新、方案设计、编纂内容和体例上体现了新时期地方民俗志的特点和要求,具有独创性和较高学术价值的民俗志。该民俗志内容详实、资料丰富,大量采用了田野调查资料,编写体例完备。在编纂人员构成上,编纂队伍由编纂委员会、各县卷本编纂专班、市评审委员会三部分组成。编写者多为当地民俗学者、民俗专家以及民俗学科研单位专业人员担任。
《中国民俗志·湖北伍家岗卷》序
中国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过去,我们往往只重视文人文化,而忽略了民俗文化。其实,民俗文化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部分;在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中同样占有重要地位。如果说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血脉,那么民风民俗就是文化的活化石。随着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众多民俗正在快速消逝。留住历史、留住记忆,让具有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审美价值的民俗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迫在眉睫。为尽快抢救和保护好民俗文化遗产,我国从2007年就开始启动《中国民俗志》县(市、区)卷本的编纂出版计划,这是一个宏伟的系统工程。全国县卷本共计2000 余卷,《中国民俗志·湖北伍家岗卷》系其中的一卷。
我区民俗志的编纂工作起步晚(始于2011年4月),工作基础薄弱。《中国民俗志·伍家岗卷》全体编纂人员本着对历史负责、为文化奉献的精神,在宜昌市文联、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的统一部署和指导下,不怕困难,迎难而上,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了编纂任务。做了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大事。其成果可圈可点,其精神可嘉可贺!一部好的地方民俗志应为一方历史写实、为一方民风存照,是一方地域文化之延续,是一方地域血脉之传承。从这个意义上看,《中国民俗志·湖北伍家岗卷》不失为一部好志书。该志书体例完备,分类科学,资料翔实,语言通俗晓畅而又不失文雅之气。通篇观览,它至少具有这样几个鲜明特点:一是立足写大民俗。既写出了方方面面的民俗,又写出了某一民俗的方方面面,充分反映出伍家岗区民俗文化底蕴深厚、丰富多彩。二是既追述了域内民俗的历史,也写出了域内民俗的历史演变,更记录了随着时代的变化与前进而形成的新民俗;特别是在地域民俗史料的收集和挖掘上,尤见编纂者的功力和匠心,使读者在咀嚼还原民俗事象的同时触摸到地域民俗文化的历史厚重感。三是从伍家岗地域的实际出发,既写了“普俗”,也浓墨重彩地记述了域内极具地域特点特色的“特俗”。这是对本地域丰厚鲜活民俗文化进行全面系统总结的首部民俗志书。这部民俗志书,既是本域民俗著作的开山之作,亦是伍家岗区民俗的百科全书,是一块里程碑。
此部民俗志的问世,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它可以是一部地域民俗资料的工具书,也可以是一部乡土文化的教科书;同时它还应成为一部凡在伍家岗区工作的同志“入境问俗”的民俗文化活地图。风俗之象,关乎民情;风俗之本,实系纲纪。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不同的地域必然存有不同的风俗。“入境问俗”,是了解区情、社情、民情之始。一域之人不能不懂得一域之历史、一域之风俗。在民俗文化的抢救和传承中,扬优汰劣,以促进地域社会、经济、文化的同步发展,是众心所望焉。衷心感谢为该志编纂工作付出艰辛劳动与大量心血的全体编撰人员!谨为序。
点击查看《中国民俗志•湖北宜昌市卷》其他卷本介绍: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
学校管乐团训练教...
作者:唐嘉宏简介:
-
努力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 | 全国文艺界...
2022/10/18 -
中国文联出版社有限公司公开招聘工作人员...
2022/06/21 -
推动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
2022/03/02 -
中国文联出版社2021年度工作表彰大会暨202...
2022/02/23